华人前进会(Chinese Progressive Association)的新篇章 基层维权团体向长期组织者和领袖陈玉珍(Karen Chen)告别
- Adam Smith
- 2小时前
- 讀畢需時 3 分鐘
在 Brighton 长大的陈玉珍(Karen Chen) 年少时对华埠社区了解不多。她的母亲在社区内的一家制衣厂工作,她知道有些商店可以买到来自亚洲国家(包括她的出生地 - 中国台山市(Taishan City, China)的食品和商品,但她的印象也仅限于此。
直到 1997 年,她作为高中毕业班学生加入 Chinese Progressive Association(华人前进会,CPA)的青年项目,她才迅速了解到这个社区的运作方式,以及移民和低收入工人的斗争与来之不易的胜利。
“我学到了很多关于波士顿华人社区奋斗的故事。我还学习了我们在学校里学不到的亚裔美国人历史。”陈玉珍最近在接受舢舨报社采访时说。

在这个项目中,她帮助工人维权,抗议 Woolworths 百货商店的裁员。她深受触动,尤其是看到年长的女员工们为了争取福利而斗争。
“我心想,哇,这些是老人家,她们居然站出来抗议。”她说。
那段在华人前进会的经历给她留下了深刻印象,她在 Boston University(波士顿大学)就读期间再次回到华人前进会的,并最终在这里工作了二十多年,一路做到非营利组织的执行董事。
如今,陈玉珍决定离开岗位去照顾搬到德州的家人。
“我的父母不会永远在身边,但这项工作会一直延续下去。”她谈到自己的维权和倡导时说。
陈玉珍的故事始于中国台山市(Taishan City, China)。她在小学时随家人移居 Belize(伯利兹)。在那里,她被送进一所天主教学校,因为语言不通,她被安排与比自己小很多的学生同班。
“我 9 岁的时候被安排进幼儿园,因为我不会说语言。”她说。
一年后,也就是 1990 年,他们移民到了美国。
在大多数孩子还沉浸于游戏和小学课堂的时候,陈玉珍已经辗转多个国家,并迅速承担起为家人翻译和照顾弟妹的责任。
“现在回过头来看,我觉得我的人生经历确实为我成为一个组织者和社会活动家做了准备。”她说。“刚来美国时,我好像一夜之间长大了。我成了弟妹们的事实上的父母。”
在高中时期参与华人前进会后,陈玉珍在大学时期又回到这里,不久后便开始全职工作。她说,目睹工人和华埠居民为权利和生活质量发声深深激励了她。尤其是 2001 年夏天 Power One 工厂数百名工人被解雇时,华人前进会组织了抗议,并为工人争取到 100 万美元的再培训福利。那时她才 20 出头。她在这些工人身上看到了自己父母的影子,深受鼓舞。
“我当时特别感动。这完全打破了那种‘华人只会低头埋头苦干、不发声’的刻板印象。”
这些年来,陈玉珍见证了更多抗议和示威——既有工人维权,也有社区居民反对豪华高楼项目的行动。如今,她所领导的组织正在寻找接替者。
最近成为华人前进会联合主席的叶威 (Wayne Yeh),以及华人前进会名誉会长李素影(Suzanne Lee),上个月启动了新执行董事的招聘工作。这一过程恰逢华人前进会成立 50 周年。
“华人前进会在我心中有着特殊的位置。”叶威(Wayne Yeh) 在 LinkedIn 上关于招聘的贴文中写道,回忆自己在大学时期也曾加入其中。“在过去十年里,华人前进会是我学习基层组织、社会运动建设和工人阶级华人移民公民参与的地方——我也看到跨社区联盟如何推动大波士顿地区变得更美好。”
如今,当陈玉珍回顾她在华人前进会的岁月时,她笑称:“大家都以为我会待到退休。但我不会停止做组织工作。”
“Karen,”她的前任、前执行董事骆理德(Lydia Lowe) 说,“是一位具有战略眼光和活力的领袖。自 8 年前她接任以来,她把 CPA 打造成真正的政治力量。我相信她无论在哪里都会继续做重要的工作。”
活跃在社区数十年的骆理德(Lydia Lowe) 还补充说:“与此同时,我也相信华人前进会会继续成长和适应;它是全市最强有力的基层组织之一。”
申请者须在 10 月 6 日前投递简历至 hiring@cpaboston.org。
留言